(攝影者:何立文)
我站在這面牆下,被那滿面的車輪所驚艷。
那時,我想起了在每次我跟碩論指導老師的閒談之間,老師總企圖感化我去堅持這個原則:研究科學史,最需先注意的是有沒有一個合理的邏輯思考及確切的証據。
大部分的時候,他總會舉車輪當例子,我想那是因為老師過往主要的文本研究領域包括了考工記,因而對早期中國車輪的歷史有些掌握。具體老師跟我討論些什麼,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大約只記得老師當於對於某些關於東西方早期車輪技術發展是否曾有過交流,或是其中車輻製作技術傳播先後的歷史推論,是存疑的。老師似乎是認為,畢竟考工記載已經對於行駛在不同路面上的車輪轂長(兩輪間橫木長度)和輻長(連接軸心和輪圈的木條長度),都有了詳細的記載及規範,因此當時東方車輪自有東方的體系。他說,在那之後的技術交流或傳播,或許也不是不可能,然而那些相關的眾多思索及史料,都是需要仔細耙梳、小心求證文本才行的。
當時的我對科學史研究的技巧似懂非懂(...現在也還沒辦法做到鑽研的程度orz),倒是因此模糊地記住了車輪形狀的發展歷程。從最早的笨重實心圓木輪,後來挖空中心、置入支撐木條的輪軸。支撐的木條慢慢地形成有秩序的輻射狀,形狀由粗到細,數目也慢慢由多變少、少變多,多多少少開始要看狀況。在近代隨著新式材料的問世,外輪材料的變化、車輻材料的替代,也才慢慢演變成我們所熟知的輪胎。
只是站在那面牆下,我沒有想到的是:我會是來到地球的另一端,才得以具象地看見了老師口中的那段車輪歷史,可惜的是,那是西方的脈絡,不是老師說來有點傲氣的東方體系;東方的車輪並沒有飄洋過海,趕到西方來參與這面車輪歷史中的斑駁故事,把它們的過往攤開在眾人眼前。
- Aug 08 Wed 2012 15:49
2007--圖說--車輪歷史牆面斑駁@義大利達文西科學技術博物館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