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luster thermometer@義大利翡冷翠科學歷史博物館
(圖片原始出處:Museo Galileo - Institute and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

  站在 Cluster Thermometer 這溫度計前的那當下,我想起了送禮跟溫度計設計原理這看似很跳tone的兩回事。

  對每個研究者似乎都是這樣。在我決定了以溫度計發展的歷史研究作為我的碩論主題後,那一兩年中,關於生活周遭的觀察品味、腦海念頭的所思所想,都跟溫度計有那麼點脫不了干係。自己原是不那麼放在心上,倒是07年那次的生日,小青比送了個溫度計當生日禮物給我,說畢竟我的研究主題是溫度計嘛,才不禁覺得好笑了起來。那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酒精溫度計,只是框住它的不再是木質框架的方正樸實,而是陶藝材質的花卉雕飾,上面還有著幾支蜜蜂。我是沒去深思參透裡面究竟有什麼暗示啟示啦,畢竟我跟小青比雞同鴨講了這麼多年,大家都清楚彼此的品味、觀點、決策方式都截然不同到了詭異的境界,能當好友就是太難的緣分了,送禮討人喜歡畢竟是個苦差事,笑一笑也就過去了。
  
  但也是在那之後,在心中就默然地連結起送禮跟溫度計這兩回事了;放了點心思在上面,走過了一些科博館,在紀念禮品區中都看到了Cluster thermometer,也才發現溫度計是真的很能被拿來當成禮物在使用的。

  這溫度計的源頭就這麼巧合地也來自於十七世紀中期時,義大利Cimento學會的工藝發展與研究;每次看著這類的溫度計,我都不禁好笑地想,這點來由就應該有點不為人知了吧,畢竟送禮的人不像我這麼無聊被學位論文驅趕著要去扒溫度計的糞。而它也確有其獨到之處:利用物質的密度會隨著溫度改變的原理來進行設計,隨著週遭環境溫度的改變,容器中的玻璃珠與液體密度大小關係也跟著變化,玻璃珠便會或上或下地浮動,一旁的人就可藉著觀察玻璃珠的運動來推測溫度的變化。因為玻璃珠運動的方式常有些緩慢,所以這種溫度計又有「遲鈍的人(義文:infingardo)」的別稱。但我卻曾有過這樣的念頭:它應該是太「敏感」了吧?因為水隨著溫度升降而導致的密度變化,其實是不大的,如:水在4℃時,密度為1g/cm3;15℃,為0.9991 g/cm3;100℃,為0.9584 g/cm3。在室溫範圍中,就能感受到水的密度有如此細小變化的玻璃珠,能說它不敏感嗎?我當時非常驚訝,在十七世紀時,就有了如此精細的玻璃工藝技術,人可以就這樣投石問路,任環境擺弄著玻璃珠,看它們載沉載浮。

  還是到了現在寫這篇文章時才醒悟,人的腸子能有幾折?科學原理層層堆疊起來,也不見得比它少。因為膨脹而改致的密度改變,在原理上本就也是多了幾彎,力學、熱學、流體的層層效應真要繞著牽制起來,對那顆玻璃珠來說,很有那麼些耍弄平衡的味道,我要是那顆玻璃珠,我都不知怎麼動才好;想得多了畢竟就動得慢,思慮被迫周延的人自有其行動遲鈍之處在。只能說義大利人取名真有學問,雖然他們可能不像我這麼跳tone地想。XD

  送禮的竅門,原來跟溫度計的原理這麼近。...這一切應該都是小青比惹出來的啊。(卸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O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